創(chuàng)新路上的感想
創(chuàng)新這個題目,是個很大眾化的題目,是人人都知曉的題目,也是個很難講的題目。今天講的題目是“創(chuàng)新路上的感想”,是講自己碰到的方方面面有意義的事情,講自己參與創(chuàng)新的經驗和體會。
創(chuàng)新是一個相當寬泛的概念,創(chuàng)新不僅僅是技術創(chuàng)新,也可以指理論創(chuàng)新,還可以是觀念、體制的更新等等,創(chuàng)新應該包括人類生活、社會發(fā)展取得進步的各個方面,其核心要素是取得新的認識或獲得新的成果,是在突破原有認識基礎上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智力活動。
縱觀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史,實際上就是創(chuàng)新的過程,創(chuàng)新的歷史。從石器時代到信息時代、從原始社會到工業(yè)社會,在人類數百萬年的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創(chuàng)新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新的科學理論、新的發(fā)明、新的技術、新的工程、新的材料、新的思想、新的文化、新的制度等等,層出不窮,漸次遞進,推動了人類社會向前發(fā)展。因此,創(chuàng)新仍然是當代的主旋律,仍然在社會發(fā)展和人類進步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今天主要講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講創(chuàng)新是社會進步的動力,第二個問題是創(chuàng)新的一點感想。
一、創(chuàng)新是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
(一)自然科學的創(chuàng)新
社會發(fā)展核心的問題是要創(chuàng)新,它是社會發(fā)展的動力。實際上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史就是創(chuàng)新的過程、創(chuàng)新的歷史。首先是自然科學理論的創(chuàng)新十分重要,對社會的關系甚大。從15世紀起,產生了現在的自然科學。遺憾的是,盡管我們中華民族創(chuàng)建了世界最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但自然科學卻沒在我們中國產生。這是我們的制度、管理出了毛病,造成自然科學沒在中國產生。除南歐外,歐洲的其他地區(qū)歷史比較短,在10世紀以前都還是蠻荒時期,10世紀以后才比較好一些。我們中國在宋朝、明朝時經濟總量已經是全世界第一,全世界經濟總量一半以上在中國,可惜我們錯過了機會。第一只火箭是中國人發(fā)明的,宋朝就有火箭了,但是我們只把它作為娛樂的工具,沒有把它作為科學技術。因為我們傳統(tǒng)的管理把科學技術作為一種下賤的工作,以前的技術人員被稱作匠人,這些匠人只能夠做下賤的工作,連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都沒有。所以我們雖然早有科學技術,但不受重視,因而不可能產生自然科學。為什么當時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是英國、西班牙、葡萄牙這些國家,就是他們先搞自然科學。
自然科學的開始,產生于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了數學、力學、物理學、化學等理論研究,核心部分是數學微積分、高等數學的誕生。偉大的文藝復興名家達·芬奇有一句名言:“數學是科學的皇后,力學是數學的天堂?!敝敝?00年后的今天,這句名言依然意義深遠。自然科學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理學、生物學、力學7門科學。這些學科內容從表面上看似乎對人類關系不太大,但是實際上每一個理論的出現對世界的影響都是巨大的,甚至使社會實現跨越式的發(fā)展。庫侖提出電的庫侖定理,最后導致今天的電子時代。所以自然科學一個理論的產生,將對人類社會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要重視自然科學基礎理論,這對人類的發(fā)展關系很大。世界上近100年來的歷史,是人類幾百萬年歷史中發(fā)展最快的時期,原因就是自然科學理論有出色表現,特別是20世紀初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提出。我們今天可以在天空飛行,特別是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羅飛船載人登上了月球,更顯示了自然科學理論的偉大作用。我們中國晚了幾十年,現正在趕上來,“神七”載入飛船的發(fā)射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大家都遺憾中國到現在都沒有諾貝爾獎獲得者,其原因就是我們的基礎科學薄弱,加之長期以來又不受重視。
(二)技術和工程科學的創(chuàng)新
我們對技術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創(chuàng)新要抓緊。人類改變世界就是通過技術科學和工程科學來實現的。技術中首先就是生產工具方面要有創(chuàng)新。我們中國1萬年前是石器時代,是把石頭打磨成勞動工具;然后進入銅器時代,進行青銅的冶煉、制造。不知道大家去過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博物館看過那些銅器展品沒有?非常精致,我們中國的銅器制造在世界同一個時代是最強的。銅器時代過了是鐵器時代,鐵比銅更堅硬。后來是蒸汽時代、電器時代,然后到今天的信息時代,發(fā)展就更快了。以前是幾千年一個時段,現在是10來年就是一個時段,一個技術創(chuàng)新可以帶來很快的時代進步。1946年,美國出現了第一臺計算機,把人類社會大大地推進了一步。90年代互聯網的出現,代表了全世界地球村時代的來臨。中國出現互聯網才10年多的時間。過去大家對另外一個國家感覺很遙遠,現在大家隨時可以跟全世界的人通話,信息交流非常方便了。所以技術創(chuàng)新使生產力和人類生活很快進步。
科學理論和技術的集成便是工程科學。工程科學的創(chuàng)新更是推動社會迅速向前邁進的動力。著名的登月工程、三峽工程等等就是典型的杰作。
(三)創(chuàng)新推動社會制度的變革
第三個方面就是創(chuàng)新推動社會制度的變革。比如說人類早期的原始社會,原始社會過了是奴隸社會,接著是封建社會以及資本主義社會,最后是社會主義社會。這些社會制度的變化,帶來了生產力的進一步發(fā)展,使人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我出生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是四川成都人,親眼看到日本飛機轟炸我們祖國。那時國家非常落后,盡管日本飛機飛得很低,我們也拿它沒辦法。我的祖父是1903年清朝政府派到日本振武學堂留學的學生,同盟會會員,他去的時候把辮子剪掉,回國的時候沒法回來,要裝一條假辮子。那個時候是中國非常落后的時代,后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再后來中國共產黨又把蔣介石推翻,建立了社會主義社會。幾十年來社會進步非??欤貏e是1978年3月18日,中國的第一次科學大會在北京舉行,小平同志說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這兩個著名論斷也是制度的創(chuàng)新。老同志都知道,那時說這兩句話是相當不容易的。過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30年,中國經濟實現大幅度跨越,解決了溫飽問題。與我們年輕時相比,現在食品豐富,居住條件改善,交通便利,各方面都有巨大進步,這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制度中的創(chuàng)新帶來的。小平同志帶著我們中華民族進入了盛世時代,2007年中國的經濟總量GDP是世界第四。
(四)文化上的創(chuàng)新
第四方面,文化上的創(chuàng)新也推動著人類社會的進步。我們中華民族在春秋戰(zhàn)國時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時期,文化非常燦爛,以至于現在人們基本的生活方式到思想,還是受那個時代的影響。2001年世界10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聚會發(fā)表宣言:“21世紀,地球上人類的進步要依賴孔子的思想?!钡俏覀冏约涸?0年前搞過頭了,把孔子打倒、搞臭,所以給我們帶來了災難。先進的文化一定要傳承,要發(fā)揚光大。孔子非常有遠見,他的許多思想在兩千年以后的今天仍然值得中華民族堅持,外國人都看到了這一點。我們國家現在開始重視了,已在世界上建立了200多家孔子學院,把孔子的思想推向世界。
世界上的文化也是一樣的。歐洲18世紀啟蒙運動的文化創(chuàng)新,揭開了思想解放的序幕,聲勢大,影響遠,其中代表人物是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他的思想導致了三權分立制度在歐洲建立,如法國、英國等,使歐洲成為世界的科技、經濟強大地區(qū),使美國成為強國,形成了西方文明。
所以我們不要把創(chuàng)新僅僅看成科技創(chuàng)新,其他方面也很重要,缺一不可,每個方面都要創(chuàng)新才行。但是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要具備什么條件才有可能進行創(chuàng)新呢?這就是我要講的第二個大問題。
二、創(chuàng)新的一點感想
首先,一個人希望進行創(chuàng)新就必須要有“三個心”:責任心、耐心和好奇心。其次,還要具備三個條件:寬厚的知識積累、勤奮和善于抓住機遇。
(一)要有“三個心”
1.責任心
因為創(chuàng)新是大腦的智慧活動,要實現創(chuàng)新需要許多精力和時間,甚至要經受許多艱難和曲折,所以搞創(chuàng)新的人首先要有責任心,做事要負責任,做事要自始至終堅持,做事要一絲不茍,做事要為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著想。沒有責任心的人,他不可能做出創(chuàng)新的事來為大家服務。
2.耐心
沒有耐心的人,今天想到個問題,提出新的設想,明天可能就把它丟掉了,那是做不下去的。一定要堅持,要有恒心。創(chuàng)新的概念在提出的時候往往是大家都不支持,甚至受到挖苦、打擊,很多困難使人做不下去,因為你的創(chuàng)新大家都沒認識到。如果你提出來一個所謂新的東西大家都支持,那基本算不上創(chuàng)新。很多人都不認識的時候,你提出來,有的人會說你這個人驕傲、異想天開,很多帽子會來的,甚至領導也不一定喜歡。如果你不是領導,超過了領導、超過了同事,許多時候都會把你壓下去。所以,一個人要進行創(chuàng)新,一定要有忍耐的精神,沒有忍耐的精神你是做不出創(chuàng)新的。
我自己一輩子用耐心來要求自己,一輩子的很多事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靠耐心、靠忍耐。忍字當先,沒有忍耐,今天回想起來,許多事是做不成的。上世紀70年代末,那時的中國人才學會訪問我:“你成功的秘訣是什么?”我馬上就回答是“忍耐”。尤其是我們中國人,創(chuàng)新的氛圍歷來較差,做事就更要忍耐。
3.好奇心
作為一個科學家,作為一個要有創(chuàng)新思想的人,好奇心很重要,必須要對事物好奇,要有興趣。一個人對生活沒有興趣,根本就不可能提出各種問題,生活中的問題、工作中的問題、國家的問題、世界的問題。只要有興趣,你才能在這種興趣中找到一些新的思想。
(二)要具備三個條件
1.寬厚的知識積累
創(chuàng)新,是要在前人基礎之上得到一個飛躍,智慧的飛躍。創(chuàng)新,是人家沒有做過的沒有想過的事情。人類已經有幾千年的知識積累了,積累了很多優(yōu)秀的東西,你如果沒有什么知識,不知道這些東西,你提出來,而別人早就提過了,早就有人做過了,這不是創(chuàng)新。牛頓說過他是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起來的。前人的東西已經非常豐富,所以你想要創(chuàng)新,就得有豐富的知識,不僅要有本專業(yè)的知識,還要有其他專業(yè)的知識。
2.勤奮
這個條件大家很明白。所有的科學家、成才的人都說他的成才的基本點是勤奮,不勤奮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是做不出成就的。關于勤奮,有很多名言,比如唐代文學家韓愈說:“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英國文學家、歷史學家卡萊爾說:“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睎|西方的科學家、成功人士都會講勤奮,這個是基礎。
3.善于抓住機遇
這個條件也是很多人講的,機遇就是你提出創(chuàng)新的機會。機遇往往是突然來臨的,是沒有先兆的,突然來到你的面前。所以,機遇總是喜愛那些提前準備好的人。有些人老是羨慕別人比自己強,其實這些人都是抓住了機遇。很多人都遇到過機遇,但是很多人都沒有抓住機遇。因為機遇到他面前的時候,他沒有具備條件。法國科學家巴斯德說過:“機遇只偏愛那些有準備、有頭腦的人。”我們絕不能等到機遇來了才臨時抱佛腳,那是不能成功的,要創(chuàng)新必須要善于抓住機遇。
下面就講講自己的體會,生活上的、管理上的、科學上的,都是自己的親身經歷。提供給大家參考。
(三)創(chuàng)新的一些故事
1.大學校長的管理創(chuàng)新
今天在場的有很多是大學老師、大學同學,大家都知道一個大學的管理是非常難的。在中國目前的大學校長圈里,流行著一句話:“大學的校長不是人當的?!币话闳藭f:“當大學校長多光榮啊,社會地位多高啊,多受尊敬?。≡趪獾拇髮W校長還要厲害,可以去競選市長、省長甚至國家總統(tǒng)。”實際上,中國大學校長的確不好當。我在高校里面當了20年的校領導職務,親身體驗到做好校領導之苦,越是有心把學校辦出水平,日子會過得越苦。但是另一方面,又覺得大學這個舞臺,可以為國家多做些貢獻,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想通了這一點,我才有勇氣承擔校長職務。積20年辦學之經驗,要把工作搞好,要把學校辦出水平,就必須在管理上要有創(chuàng)新思想。
我原來在上海工業(yè)大學任副校長,作著名科學家錢偉長校長的助手,后來上級把我調到廣州暨南大學任副校長,接著又任校長,前后長達20年之久。新中國成立以前,暨南大學在上海真如辦學。當時這個學校在全國排行大概在第五到第九名之間,是中國著名的大學。那時,上海有4所國立著名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暨南大學。這個學校在中國是非常有特色的大學,今年(2008年)已有102年的歷史,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是清朝光緒皇帝親自簽字批準建立的,是中國第一個對海外辦學的大學。從清朝開始辦學就招海外學生,一直到現在都是華僑大學。但是這個學校又是多災多難的大學。老一輩人都知道,在“文化大革命”以前,有海外關系對個人來說是很可怕的事。所以一解放,這個學校就關閉了。后來,一些中央的領導意識到華僑仍然很重要,同時僑胞們也要求復辦,于是就在廣州復辦。因為廣東是中國最大的僑鄉(xiāng),中國的華僑有一半是廣東人。暨南大學在廣州復辦的第一任校長是陶鑄同志,這說明中央很重視。“文化大革命”時期,這個學校又不能辦,又關門,直到1978年再恢復。這個學校在102年的時間長河里面停辦3次,每次老師都換了,只剩個校名了。
辦學盡管這樣曲折,但是學校仍然培養(yǎng)了很多杰出人才。據不完全統(tǒng)計,有13位國家領導人、10多位院士,還有外國領導人,以及國內外許多的杰出人士??傊?,對國家的貢獻很大。
華僑對中國的貢獻很大。從辛亥革命開始到現在,幾乎每一次中國的巨大前進的跨越,往往都是華僑華人出了大力。沒有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華僑同胞,我們的辛亥革命無法成功。30年的改革開放又是靠華僑華人、靠港澳臺同胞出了力,取得了巨大成功。這30年來中國引進的外資,70%是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完成的,不是靠高鼻子洋人。許多西方人是不喜歡中國上去的,他們不會發(fā)善心希望中國上去。我們的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愛國、愛故鄉(xiāng)。全世界沒有哪個民族像我們中國人,他就是改了名字,拿了外國的身份證,仍然愛這個祖國、愛這個故鄉(xiāng)。祖國經過30年努力,成功了,成了世界第四經濟大國。
上世紀90年代初,上級調我到暨南大學任職,來到了廣州??墒牵M了這個學校就讓人傷心。學校辦得太差了,已沒有好名聲。離開上海的時候,同事們都問我是不是調到山東濟南去了。許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學校,學校的知名度很低。廣東和上海不一樣,上海的高校辦得比較好,而廣東的高等學校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卻辦得很不好,都被取了很難聽的綽號,這在全國都很罕見。老師和學生都不愿戴?;眨蠹也辉冈谕饷嬲f自己是暨南大學的老師、暨南大學的學生,嫌丟人。我在上海工作得好好的,去了個名聲不好的學校當領導,你說心里咋能高興?我一向服從組織安排,只得耐著性子繼續(xù)呆下去。于是,我就團結大家、依賴大家,想辦法要把這個學校辦成質量好的學校,以“僑校+名?!睘榘l(fā)展戰(zhàn)略目標,以“從嚴治校、從嚴治教、從嚴治學,依法治校,實事求是”(簡稱為“嚴、法、實”三字經)為方法,開始一次一次的改革。大概做了20多項改革,許多是全國高校第一次進行,共制訂了327個管理制度。
這個學校的新生進校學習的程度很不一樣。它的辦學宗旨是面向海外、面向港澳臺,是全國大陸兩所實行校長負責制的學校之一,是個特殊學校。學生來源是全世界的華僑華人的子弟、香港澳門臺灣的學生和大陸的學生。全世界高中畢業(yè)不是同一個水平的,不可能像跳高一樣規(guī)定一個同樣高度,不能統(tǒng)一高考。美國的學生跟德國的學生不一樣,跟非洲的學生不一樣,跟毛里求斯這些國家的學生又不一樣。學風也不好,我1993年秋天分工管教學,檢查時發(fā)現早上8:00上課,到8:30還有很多學生沒到教室,老師也不管。因為一些老師喜歡“揾錢”,就是到外面賺錢,對本職工作不負責,教風不好。我聽了幾節(jié)課碰到幾件怪事。一個老師到了教室,上了講臺就問:“同學們,你們是本科生還是大專生?”他走上講臺還不知道聽課對象。有一個老師還問:“你們上節(jié)課上到哪兒了?”他連上一節(jié)課上到哪兒都忘記了。我又檢查了第4節(jié)課的下課情況,嚴重到無法想象的程度,本來是12:00結束,一位教師在11:10就下課了。
要想辦法把學校辦好,首先就要使學風變好。為改變學生平時不努力學習,僅靠一次次補考來過關的現象,對學生就采取了第一項改革措施:取消補考、實行重修。1993年,這個學校就沒有補考了。這在全國是第一次,以后就在全國推廣了。學生成績不及格,不需記入檔案,非常寬容,允許重修三次。學生如果不想要低分成績,愿意要高分,也可以重修。因為重修不僅要多花時間,還要多花錢,所以不僅學生重視,而且家長也會幫學校管好學生。這樣一來,許多學生就努力讀書了。
第二項改革就是從1993年開始實行標準學分制。這個制度規(guī)定本科學生拿到160學分就可以本科畢業(yè),并允許提前畢業(yè)。70%是必修課,30%是選修課。一年兩個學期,每學期20周,一學期20學分。優(yōu)秀生可以讀快一點,差的學生讀慢點,還允許學生休學??傊?,學生可以按照自己情況讀3年、4年、5年,甚至6年、7年都行。我覺得大學生就像產品一樣,對社會來說符合質量條件出去就行了。有的人可以慢點,有的人快點。實行這個新制度之前,學生的學習負擔很重,有的專業(yè)周學時競高達40,以致學生學習疲于奔命,既學不好,又使學生非常厭煩學習。所以就把學分降下來,搞少而精,跟國際一致。學生在校學習一年40周,每學期16周上課,2周復習,2周考試,學生有備考時間。一門課可以同時有幾個老師主講,學生既可以挑上課老師,也可以挑上課時間,就是根據自己的情況讀書。傳統(tǒng)的中國大學是保姆式大學的培養(yǎng)人才方式,這不是優(yōu)秀的制度,優(yōu)秀的制度應該是使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和愛好來上課。這樣,我們實施了中國第一個彈性的學分制。加上取消補考的措施,學生從學期開始到結束都努力用功,而且關懷學生,在考試前給學生2周時間復習功課,以使學生在考試前有充分時間準備。這樣一來,學生的學風好轉了,學生的學習質量也提高了。
我們的考試制度非常嚴格,在全國應該是最嚴的學校了。大家都知道中國過去的學校,包括在我們小時候,都沒有作弊的現象。到了上世紀80年代,出現了考試作弊現象,而且越來越嚴重,這對培養(yǎng)中華民族的接班人很不利。大家作弊的結果就是不講信用,作假。為什么現在假藥、假煙、假酒、假產品這么多,其原因就在于有些人從在學校讀書起就開始不知羞恥,作假作弊。而且有的老師也跟著作弊,學生給老師送個禮就把分數改過來,這樣搞下去我們的民族還有什么前途。誠信是一個民族最重要的基本素質。我們花費了很多精力,設計了一套完整的考試制度,以消除作弊現象。期末考試時,實行大考場制度,全校學生都在體育館里面考試。800多人考試,大考場,學校統(tǒng)一監(jiān)考,這件事《人民日報》等媒體都報道了。大考場中,考生看不到周圍同學的相同內容的試卷??荚囎雷右沧隽藢iT設計,桌子沒法私放東西。進考場的時候,學生所有東西都要存放。進到大考場以后,學生要靠自己的智商和能力來完成考試,在那種情況下作不了弊。自從設立大考場以來,便沒有學生作弊。學生無法作弊,考試質量就很好,而且公正、公平。學生要考試好就得平時學習好。平時學習不好就不行,所以整個學習過程都能夠管住。我們學校每年要把一些優(yōu)秀學生送到國外去讀書,交中國的學費到國外留學一年,學生如果作弊拿好成績選拔出國留學,顯然有失公平。由于我們的考試管理嚴格,有一次,我們省就把干部的考核放在我們學校舉行,請我們監(jiān)考,當場抓出了兩個作弊的副廳長,后來聽說省里免掉了他們的職務。
還有閱卷制度改革,首先考試題出法就改了,用試題庫。出題是一群老師出的,每人出一道題,然后組成試題庫。對試題庫每套試卷題編好號碼,考試前兩天由主管校長隨機選號抽題,此時誰也無法知道考題內容。然后請幾個人去印卷子,這幾個印卷的人跟外界不能來往。改試卷是集體閱卷,每位老師改一道題,不能拿回家由一個老師來改。所以嚴格而公平的考試制度會使學生的學風變好。
為改善教風和提升教學質量,從1993年開始,我們便要求教授上本科基礎課。同時,對老師的課堂教學管理使用了三重評估制度。我在外國呆過幾年,看到國外大學的學生在期末課程結束后要根據教師的授課質量給老師打分,以評估教師的授課質量。我就把這個制度借用過來,讓學生給老師打分。對上課的內容、教材、教法等項目,由學生打分。開始時老師不服,說因為教學生很嚴,學生便給打低分。后來我就搞了三重評估,第一個就是學生評老師;第二個就是校、院、系領導評老師,并具體規(guī)定了領導每人一學期聽多少課;第三就是專家評老師,全校請了40位專家,大多是教課教得好的剛退休老師,返聘回來,每周規(guī)定他們每人聽課8小時。他們在全校任何時候隨機聽課,不通知任何人,就變成一個隨機的抽樣檢查,這是用數學辦法,運籌學的概念。像我去聽課,臨上課前一兩分鐘才進入教室,坐在教室后座,不讓講課老師發(fā)現,以免老師緊張,又可看到真實情況。聽一節(jié)課下來就給老師打分了,看他講得好不好。領導、專家、學生三方面考察,綜合評定等級。然后每年全校表揚10位最佳授課老師,大照片掛在學校公告欄里面,樹立榜樣讓大家向他們學習。同時,升工資,給激勵。對于每年考核不合格的老師就亮黃牌,警告;再不及格,就下崗。下崗后,必須重新學習才能再上崗或者改做其他工作。通過這樣的辦法管理老師,老師的教風很快就好了。
與此同時,我們在全校推行新的分配制度—暨南大學量化考核制度。中國高校現在普遍實行兩種分配制度,其中一個典型是北大、清華的九級崗制度,另一個就是暨南大學的量化考核制度。當年《光明日報》同一天報道了這三個學校的兩種分配模式。清華、北大模式是把老師分成一至九等,發(fā)放崗位工資。這種制度實施可能比較麻煩。我們是按照公平和激勵原則,不用獎金概念,不鼓勵院系部處創(chuàng)收,而是由學校直接籌款來增加教職工收入。我們將全校教職工每人的收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國家規(guī)定的,稱為國家工資;一部分是學校發(fā)的,稱為校內工資。校內工資采取量化考核辦法,把每一個老師的工作細分成很多項,再按項計分。比如說上課,上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成人教育的課有不同分數。甚至上短期培訓班的沒有學歷、學位證書的都有分數。學生數量多了也有加分,重讀班也有分數,搞得比較公平。你教不同的課程,有不同的分數。禮拜天上課比平時上課要加一點分,在外地上課要加一點分,在境外上課也多加一點分,晚上上課要加一點分,中午上課也加一點分,分得很清、很細。指導教學實驗、批改作業(yè)都有分數,當班主任也有分數。還有社會任職的分數,在外面學術界任個什么職務,對學校知名度有提高,也給分數。然后出版著作、發(fā)表論文也有分數。在國際雜志、中國雜志,不同級別雜志發(fā)表的文章各有不同分數。做的科研成果被轉化為產品,有分數。拿到科研項目也加分。在外面獲得獎勵、做了貢獻也有分數。學年結束時,評為優(yōu)秀的,也要對原始分數乘以大于1的系數。多少分,就多少錢,也不封頂。這樣下來,大家都愿意干活了。很快,學??蒲懈咚侔l(fā)展,教學質量穩(wěn)步上升,教職工收入大大增加。當我2006年初從校長崗位退下的時候,以校本部教職工為例,2005年全年人均收入為8.89萬元,是1995年平均收入8000元的11倍。在全國高校校長開會的時候,有人說我們學校工資是全國高校第一了。周邊學校領導私下跟我說:“我們的壓力太大了,請校長手下留情?!卑l(fā)給教職工的工資總額在全校總支出中僅占30%,增發(fā)的余地還很大。
這個分配制度的變化還促進了工作變化,辦學水平提高了。我剛到學校工作時,暨南大學居然沒有一個省部級的重點學科?,F在不僅有1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而且還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博士點由7個增加到54個,研究生由615人增加到6567人,境外學生由1982人增加至10270人,整體上去了,由一般大學成為國家“211工程”大學,成了中國的名校。以中國網大排行榜為例,在全國2000多所高校中,2005年排在第42位。走到海外,你們碰到在中國讀過書的,你問他在哪讀書?很多回答是讀暨大的。2000年,中國大學校長代表團到葡萄牙訪問,桑帕約總統(tǒng)給我們安排一個翻譯,那個翻譯走到我面前說:“劉校長,我是你的學生?!彼俏覀儗W校外國語學院的畢業(yè)生,在葡萄牙工作。世界各國有很多我們暨南大學的學生。據統(tǒng)計,2005年,暨南大學有2.2萬多學生,其中境外生占一半,有81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學生在這里留學,境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學生占全國大學同類學生總數的一半以上。
現代化大學的顯著特色是老師們既能教好書,又能做好科學研究。但是,我剛去時的暨南大學的老師卻不是這樣,幾乎無高水平的學術論文,科研水平較差,一年里全校僅有幾篇SCI和EI論文。于是從1996年開始,我提出用“教學、科研”雙中心目標取代了過去單一的“教學中心”目標,并用“不做科研的老師是殘疾老師”的講話來轉變大家的觀念。接著,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大力引進博士,引進優(yōu)秀人才,改革職稱評審制度,加強研究生質量管理,對老師的科研成果進行量化考核等,從而使學校的科研項目、科研經費、科研論文和成果推廣快速增長??蒲薪涃M從1995年的400萬元上升到2005年的1.3億元,增長35倍。三大索引(SCI、EI、ISTP)收錄的學術論文從1995年的9篇上升到2005年的297篇,增長32倍。
一所大學,如果經費太少,那是很難辦好的。1995年,全校經費短缺,實驗設備費僅50萬元,基建費僅300多萬元,而且全校從上到下忙于搞創(chuàng)收,嚴重影響學校的辦學質量和發(fā)展。為此,從1996年開始,實行財務集中管理的措施,把各院系和部處資金集中起來實行一級財務管理,各院系部處不再搞創(chuàng)收,由學校直接發(fā)放校內工資,讓教職工集中精力安心做好本職工作,這一方法在全國亦具有開創(chuàng)性質。學校實行開源節(jié)流原則,以開源為主、節(jié)約為輔。學校通過多種方法籌措資金,一方面請求中央和省政府加大投入,其次是調整結構,增加收入,同時又強調勤儉節(jié)約,不準浪費。對各單位的賬戶進行了清理,并加大了監(jiān)管力度,不準做假賬,不準做兩本賬,禁止搞“小金庫”,實行“收支兩條線”,既有助于廉政建設,保護干部,預防腐敗,又使學校的辦學經費大幅增加。同時,又要求大家嚴格遵守國家及相關部門的財務制度,不準亂收費。這一系列的改革,使學校財務狀況越來越好,保證了學校教育事業(yè)健康和高速的發(fā)展。2005年,全??偸杖脒_到13億元,為1995年2.26億元的5.8倍。同時,2005年,學校的固定資產總值達到16.3億元,為1995年3.26億元的5倍。學校的校園面積達到174.43萬平方米,為1995年112.32萬平方米的1.5倍。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校舍面積共83.81萬平方米,為1995年46.39萬平方米的1.81倍。圖書藏量增至270萬冊,為1995年135萬冊的2倍。教學科研設備增至2.7億元,為1995年4980千萬元的5倍多。我卸任時,在校本部,還給后任校長留下積余的近3000萬元現金。
暨南大學歷史上很有特色,出了很多知名人物??墒牵芏嗳瞬恢吏吣洗髮W,同學們甚至連暨南大學的“暨南”是什么意思、怎么來的都不知道。我做了校長以后,派人到中國歷史檔案館去查,查出學校申辦時光緒皇帝的批準簽名,查出哪天成立的,最后我們便辦了校史館。校史館可以鼓勵學校師生們熱愛自己的學校,珍惜前人留下的寶貴遺產,不忘記歷史。大家的反映很好,知道了自己的歷史,更愛自己的母校。當時全國一個校史館都沒有。1998年,在暨南大學舉行全國100所“211工程”大學校長第一次聚會,大家看了我校的校史館后說:“很有特色。”現在,很多大學都建了校史館。
1998年,我們接受珠海市委和市政府的熱情邀請,經上級領導口頭批準同意,在珠海唐家灣創(chuàng)建了暨南大學珠海學院,既是在珠海特區(qū)創(chuàng)辦的第一間高等學校,又掀開了新中國異地辦學新的一頁。建立的時候,有人就說:“劉校長你要犯政治錯誤了,中國哪能允許異地辦學。”我覺得中國大學太少,辦大學于國家有利,于人民有利,又不是貪污腐敗,應該大膽地去辦學,即使犯了罪,坐了牢,未來也會平反的。暨大珠海學院在唐家灣辦了兩年后,又遷到珠海前山??梢哉f,辦學的酸甜苦辣均嘗盡,靠勇氣堅持,靠辦學質量堅持,靠珠海市委、市政府黃龍云書記等領導的大力支持,才得以堅持至今。我們始終堅持珠海學院與廣州校本部是同水平招生、同水平辦學、一樣的畢業(yè)文憑。前不久,教育部周濟部長來校視察,贊揚說:“暨南大學珠海學院是暨南大學校本部的延伸?!弊鲞@些創(chuàng)新的事情,很多時候是冒風險做的,你只有認定目標,堅持下去才能成功。創(chuàng)新肯定跟周圍不一樣,但是創(chuàng)新的目的是為了進步。
我們中國為什么在世界上沒有有名的大學,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國的大學都是關門辦學,很不開放,主要招自己的學生,外國的學生愿者上鉤,到中國來幾個算幾個。這么辦國際化大學是不可能成功的?,F在地球是一個村,人家先進的東西要學習,你有先進的要輸出,才能夠提高。大學是為社會培養(yǎng)現代化人才,要培養(yǎng)有世界觀念的人才,所以要主動送你的學生出去,要歡迎人家的學生到你這兒來。
我第一次出國,到了國外一看,感覺我們太落后了。1981年初出國的時候是從中國科技大學出去的,全國8個人第一批,由西德直接挑選的洪堡學者,作為世界優(yōu)秀青年科學家出去。出發(fā)前,受到著名科學家錢三強先生的親切接見和熱情鼓勵。到了西德,發(fā)現西方的管理在變化,大學辦得不錯。應該把人家好的東西學回來,提高自己,只有這樣才能說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才能把我們的國家變成偉大的國家。當時我就在反思,怎么才能把中國的大學辦好,為中國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我們中國才有希望。從1995年底任暨南大學校長后,便開始在校內狠抓辦學質量,并實行開放式辦學,走國際化之路,花很大力氣在世界五大洲建立姊妹學校,全是有名的大學。經過10年來的努力,我校在世界五大洲共建立姊妹學校46個。比如說我到埃及以后,想和他們的名校建立合作關系,非洲和中東地區(qū)最好的大學肯定是埃及的開羅大學,我就去拜訪開羅大學校長。他不知道暨南大學在何方,我跟他講了以后,開始他不愿意,我講了半小時就把他講同意了,這樣,我們便與埃及的開羅大學建立成姊妹學校。要使世界的主要國家、華僑華人多的國家尊重我們,承認我們的文憑,使我校學生在該國能站住腳、求職順利、工作發(fā)展順利,就必須讓人家知道中國有一個辦學質量相當不錯的暨南大學,才有可能。與該國著名大學結成姊妹學校是一條好途徑?,F在,境外學生到中國來讀書,大多選擇暨南大學。一道風景線是,全校1萬多境外學生,來自世界五大洲81個國家和地區(qū)。
暨南大學眾多學生來自境外,到廣州來讀書,不僅要學好中文,同時也應該掌握好英文,成為雙語的人才。對于內地生說來,由于國內從小學到大學的英語教育不太成功,時間雖花得多,到大學畢業(yè)時,許多學生仍不能開口講英文,致使國內非常缺乏英語好的專業(yè)人才,只好靠留學歸國人才來滿足需要??紤]到上述情況,我們從1996年起,便在全校院系開始雙語教育,部分專業(yè)課程用英文授課。2001年,更設立國際學院,學院內的全部專業(yè)一律使用英文授課,現已開設6個專業(yè):臨床醫(yī)學、藥學、食品質量安全、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行政管理。這個學院既為境外生所歡迎,又令內地生喜愛,成為中國內地首家興辦的不用出國留學就享受留學效果的大學。
暨南大學是新中國第一個設立醫(yī)學院的大學,但是只有一個附屬醫(yī)院,學生培訓、實習的地方嚴重不足,而且我們又無錢再辦醫(yī)院。經過認真研究,我們選擇跟深圳特區(qū)最好的一所三甲醫(yī)院—深圳市人民醫(yī)院談判,他們很高興,就簽字了,成為我們的第二附屬醫(yī)院,這是中國第一次大學與醫(yī)院聯合辦學,受到時任國家衛(wèi)生部副部長殷大奎的高度贊揚。后來,我們一共建了8所附屬醫(yī)院,都是廣東的好醫(yī)院。他們成為附屬醫(yī)院以后,重視科研,醫(yī)療水平也上去了,病人愿意到那里去看病。我們學校的學生到那里實習也不花錢,實習的條件也很好。那些醫(yī)生還免費給我們培養(yǎng)研究生?,F在很多大學都在采用我們這個辦法。
還有與廣東省檢察院實行合作預防職務犯罪。由于社會腐敗嚴重,所以幾乎每一個校內重要會議我都要講一次預防腐敗。我雖然苦口婆心地講,但是仍有個別干部不聽忠告繼續(xù)搞腐敗進了牢房。為此我就想了一招,加大反腐力度,請求廣東省檢察院張學軍院長支持,合作預防腐敗。包括暨南大學建房子、采購、招生等,這些比較容易出現腐敗的地方,請省檢察院派人來監(jiān)督。廣東省檢察院將此事上報中央,中央批示表揚我們做得好,這也是全國高校第一次做此事。因為高校不是避風港,也有腐敗。有些學校連校長書記都被抓過,腐敗確實嚴重。檢察院進來以后,他們每件事都參與,威懾作用很大。從那以后,暨南大學就比較太平,我也比較放心。這是管理上的創(chuàng)新。
下面,我再講一個有趣的我自己的故事,急中生智救治垂危病人。 (未完待續(xù))
手機體驗

微信公眾號

微信小程序

手機版
-
微分享
